秋色浸染黔北,红粱映照酒都。日前,在仁怀市广袤的田野上,“2025仁怀红•高粱文化季——高粱归仓仪式”隆重举行。这一承载着农耕记忆与酱香文化的传统仪式,于今年正式列入仁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更显意义非凡。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丰收的礼赞,更是对酒都仁怀千年酿酒文明的一次深刻致敬。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本土重要酒企代表,也应邀参与其中,与农人、文化学者及市民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而喜悦的时刻。
清晨,仪式在仁怀市核心高粱种植基地拉开帷幕。田野里,沉甸甸的高粱穗红遍山野,空气中弥漫着谷物成熟的芬芳。伴随着古朴悠长的号子声,农人们手持镰刀,躬身收割,动作娴熟而充满仪式感。孩子们拾穗、捆扎,长者以传统农具进行脱粒,每一个环节都复现着世代相传的农耕智慧。高粱归仓,不仅是物质的贮存,更是希望与生命的延续,象征着仁怀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土地的深情。
“高粱归仓”仪式作为仁怀特有的民俗活动,历史悠久,文化内涵深厚。它不仅是农业丰收的标志,更与酱香型白酒的酿造源头紧密相连。仁怀市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其列入市级非遗名录,旨在系统性保护这一传统习俗,传承其中所蕴含的生态观念、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,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,为仁怀的文化自信增添厚重底色。
在本次文化季活动中,贵州黔酒公司负责人现场表示:“高粱是酱香酒的灵魂,每一粒红粱都关乎酒的品质。参与归仓仪式,是贵州黔酒回溯本源、感恩自然的重要方式。我们始终坚持‘粮为酒之本’,致力于构建从田间到车间的全产业链品质管控,确保每一滴贵州黔酒都纯正地道。”
仪式现场,贵州黔酒向公众展示传统酱香酒制作流程——从高粱挑选、蒸煮、发酵到蒸馏、陈酿,复杂而精妙的工艺令观众叹为观止。不少游客驻足品鉴贵州黔酒经典产品,感受舌尖上的醇厚与历史中的酒香交织共鸣。
随着一车车高粱满载而归,仪式在歌舞表演与群众的欢呼声中推向高潮。农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,企业代表与政府官员为优秀种植户颁发荣誉证书,表彰他们为仁怀高粱产业和白酒文化所做的贡献。
当天活动,还发布了《仁怀高粱归仓仪式传承保护公约》,该《公约》由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发起,当地以酒业生产、原料生产和供应、科研等为主的企业、个人参与。内容包含敬献器具、核心仪轨保护;申办激励机制、罚则;建立“非遗积分”制度,激励农民种好粱、酒企用好粱;设立“高粱伦理日”,保护仁怀糯高粱品种声誉、种质资源,倡导有机种植、绿色收储。
此次“高粱归仓”非遗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强化了地域文化身份认同,更促进了企业与产区的联动。贵州黔酒的深度参与,体现出龙头酒企反哺农业、共建产区的社会责任,也为“仁怀酱香酒”这块金字招牌注入了更多文化活力与品牌温度。
红粱归仓,酒香启封。这场仪式,是结束,更是开始——仁怀的高粱将进入窖池,经历时光的发酵,最终化为香飘世界的美酒。而这份跨越四季的等待与坚守,正是仁怀人与酒之间,永恒而动人的约定。